
布爾岡:產地制度上最透明的酒區
布爾岡酒可以是全世界產地制度上最透明和最易理解的酒,在葡萄品種和釀造陳年過程等方面,只要符合最起碼的要求,就可以冠以特定原產地命名保護的名字,其他一律會視為個別酒莊的自選項目,例如是否精選老藤葡萄,在陳釀容器內的時間長短,使用甚麼材質的容器等等,全都是酒莊的自行決定。
布爾岡酒可以是全世界產地制度上最透明和最易理解的酒,在葡萄品種和釀造陳年過程等方面,只要符合最起碼的要求,就可以冠以特定原產地命名保護的名字,其他一律會視為個別酒莊的自選項目,例如是否精選老藤葡萄,在陳釀容器內的時間長短,使用甚麼材質的容器等等,全都是酒莊的自行決定。
造酒人都在講Terroir,英文沒有同一個字,就借來一用,連那後面跟來的一串包含意思,也一併借來。大中華文化圈裡的葡萄酒中人,就將它譯作「風土」,片面但傳神;與其說是翻譯,倒不如說是舊詞新用,原來風土一詞,在我們的文化中早已有之。
薄酒萊酒區有一個喚作「金石」Vignerons des Pierres Dorées的小酒農聯盟組織,他們不卑不亢,細說薄酒萊也是「大布爾岡」酒的一份子,指出兩個酒區距離接近,特別是跟馬貢大區相連,而且在產區土壤和葡萄品種,以至發展至今的分級制度,兩者都有不少共通之處。
在布爾岡的酒界中,不少大名莊的主事人都是女性一點,在愛酒人的認知中從來不是新奇事,不知情者也許不察,那是因為她們做得好,沒有自視為弱者,強銷性別的悲情。
作為法國兩個最知名的酒區代表,位處西南法臨大西洋岸的波爾多,以及位於東部內陸的布爾岡,無論在產區氣候和土壤,葡萄品種,釀酒細節,歷史背景,文化習俗等等多個方面都有分別。波爾多是江河水岸,布爾岡是山巒丘壑。
布爾岡酒與別區最為不同的地方,自然就是標明地區出處的特色;真正喜愛布爾岡酒的人,也許都會嘗試了解一款酒的風土出處,而不只是滿足於所謂「最佳風土」的推銷說辭。
熟識布爾岡酒和其近代歷史發展的人,會知道布爾岡酒的不少著名酒鄉跟一些代表性的酒莊名字,幾乎是密不可分的,至今,許多此類代表性的酒莊名字,已經成為了大名莊。布司虹也有一個具代表性的名字,那就是Chan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