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ree delivery for purchases over HK$1000
Free delivery for purchases over HK$1000
北緯45°的迷思

北緯45°的迷思

地球就似一個球體,為方便表述座標,人們將地球抽象地分成經緯,以度線表達相對距離。

經線是將南北極幻想成一個一個的大圓圈,用線連起來,以此線上的度數,相對一個比較標準,即英國格林威治Greenwich,在東面的就是東經,在西面的就是西經,根據香港地政總署的資料,香港位於東經113度49分至114度31分之間;緯度又是甚麼?地球中間最大圓周的地方是赤度,緯度就是一個地方相對赤度大圓圈的夾角,南北極跟赤度的夾角是90度,北半球的叫北緯,南半球的叫南緯,同樣,根據香港地政總署的資料,香港位於北緯22度8分至22度35分之間。
經緯概念同葡萄種植有沒有關係呢?在純粹的概念上看,經線跟葡萄種植恐怕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緯度跟葡萄種植的關係會較密切,但又不是絕對的。

同大部份農作物的生長成敗一樣,葡萄最看重的因素,應該是日照和溫度,姑且稱之為大氣候吧。人們都說葡萄是不怎麼挑剔的農作物,相對許多種類的蔬果來說,葡萄既不懼寒,亦不畏熱,嚴寒之下,它休整冬眠去了,大熱天,只要有水,它就會茁壯成長。

在溫帶的傳統葡萄種植地方,酒農最怕的反而是它們生長太快,產量太高,口味稀淡不利用來釀酒;在潮濕炎熱的熱帶,它不是不能生長,而是會生長得太瘋狂,缺少了風味。

所以,民間智慧會說,最宜種植釀酒葡萄的區域,是在30至50度的緯度之間;很久以前,釀酒是北半球「舊世界」的專利,具體講就是歐洲,以及近東、西亞一帶,所以是介乎北緯30至50度之間,我們所處的東亞,卻並不是傳統的葡萄酒產區。後來,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舊世界的葡萄被帶往新世界去了,落地生根,當中有北美洲的地方,亦有南半球的地方,後者亦多是南緯30至50度之間。

可能法國的軟實力至今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葡萄酒的釀造和文化上而言,所以有些新進的釀酒地區,會蹭一蹭法國知名酒區,諸如波爾多、布爾岡和香檳等等,硬生生地說自己的酒區位處跟波爾多、布爾岡或香檳等名區的同一緯度上,「所以」有釀造美酒的條件,那是穿鑿附會之言,既不科學,也沒有必要。

緯度本來就是一個人為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看成是某個地區能夠接收來自太陽的能量多少,這是冷暖的事情。不過,對地球科學有基礎認識的人會知道,抵達地表的太陽能量是流動的、活躍的,而帶著這些包括水氣的能量流動的是大氣和海洋的環流,所以,在同一緯度上,就是同一個國家,氣候都可以很不一樣,例如波爾多是比較滋潤的海洋性氣候,而位於相若緯度的北隆河產區就比較乾燥,風刮得猛,以及日夜和季節之間的溫差亦較大,不同的酒區,宜植的葡萄品種不盡相同不在話下,風味亦殊。

而且,我們還得有個科學精神去看世界,海洋環流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會讓不同大洲所處同一緯度的地域會有天淵之別的氣候,例如,波爾多和位處美國東北角的緬恩州Maine的緯度接近,但氣候就大異,原因是後者受到溫暖的墨西哥灣流的影響較大西洋彼岸的法國西部細小得多。

來到中國,同波爾多約北緯45度的區域,就只有新疆、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等自治區和省份,那些都是北陸地區,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冬季嚴寒,絕對不是溫潤的波爾多。事實上,世界各地的酒區,都不會有第二個波爾多、布爾岡或者香檳,不會有,也不需要是名區的影子。

一個酒區的個性面貌,從來都不是由大氣候所決定的,相反,微氣候的影響力可能更大。我們很推崇布爾岡酒區的原因,主要是那千多兩千年的釀酒文化積澱,讓持份者都彷彿是當地釀酒文化的使者,他們了解風土Terroir跟葡萄質素和酒的關係,能夠對愛好者詳加解釋,而這些風土特點,許多時都是跟微氣候有關的。
田園的微氣候是構成布爾岡風土的重要部份。(Photo: Saint-Veran, Vins de Bourgogne)

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都會影響一片田園的微氣候,例子不勝枚舉:同一片田園的不同座向自然就是決定日照的重要因素;葡萄園中間出現的的淺坑就會多一點積水;岩壁前的葡萄行段就會少受一點強風,也許亦會少了一點濕潤的土壤;路旁種著的榆樹和梧桐樹,總會為附近的葡萄帶來一點樹蔭;人工建造的矮牆le clos就會改變一下這個田園的風勢,讓田園的氣溫較沒設矮牆的田園高些少,有利葡萄成熟…… 諸如此類的微氣候就組成了風土的一部份。

《法國葡萄酒直送》的合作酒莊,尤其是布爾岡的酒莊,他們全部都能跟好酒者訴說風土、微氣候的故事,也會有點億萬年的地質背景資料,但他們應該不會說,他們的田園究竟是在北緯多少度的事實。


Next article 三百多年的法國橡木業非競爭對手能望其項背